丹道文献网论坛's Archiver

子虚 发表于 2019-2-14 08:55 AM

请问谁有针石子旁注本的参同契阐幽

可否发一份电子版给我,或则影印版,感谢

碧玉仙 发表于 2019-2-14 11:21 AM

網路版 不知是否齊全

參同契闡幽針石子指要

此針石子前輩指要, 非《參同契闡幽》全本 ,讀者識之
上 篇(中 養性卷)
'
中卷言養性,共計三章,乃上篇之中也。
'
此卷專言養性,而禦政伏食已寓其中。蓋先天祖性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,不出中黃,為萬化之主宰。舉性則命在其中,舉養性則元精元氣併歸元神之中矣。知而養之,方契黃帝老子虛無自然大道。故末篇又稱黃老養性。
煉己立基章第六
'
此章言煉己立基,在乎得一,乃養性之初功也。
'
契原文
'
內以養己,安靜虛無。原本隱明,內照形軀。閉塞其兌,築固靈株。三光陸沉,溫養子珠。視之不見,近而易求。
'
此節言煉己之初基也。
首卷禦政諸章,但敷陳乾坤坎離、造化法象,到此方直指煉己工夫,示人以入手處。呂祖雲,七返還丹在人,先須煉己待時。張紫陽雲,若要修成九轉,先須煉己持心。煉己即養己也,即離中己土,為性根之所寄。只因先天底乾性轉作後天之離,元神翻作識神,心中陰氣刻刻流轉,易失而難持,不得坎中先天至陽之炁以制之。然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,若非至虛守靜之功,安得窮源返本哉。故曰內以養己,安靜虛無。
'
生身受炁之初,本來一點靈明,人人具足。只因後天用事,根寄於塵,塵轉為識,日逐向外馳求,未免背覺合塵,認奴作主。故必須時刻收視返聽,一點靈明自然隱而不露,深藏若虛。從此默然內照,方知四大假合之軀,總歸幻泡,當下便得解脫矣。故曰原本隱明,內照形軀。
'
兌為口,系一身出入之門戶。凡元氣漏泄處悉謂之兌,而總持於方寸之竅。《黃庭經》雲,方寸之中謹蓋藏,即閉塞之意也。即此方寸中間,有一點至靈之物,為生生化化之根株。故曰靈株築固者,不漏不搖也。
'
三光,在天為日月鬥。在人,離以應日,坎以應月,天心在中,以應鬥樞,一坎一離,南北會合。反聞內照,真人潛于深淵;塞兌固守,元珠得於罔象。如此則天心寂然不動,而煉己之功就矣。故曰三光陸沉,溫養子珠。
'
然本來一點靈光,倏有倏無,非近非遠,只在目前,人卻不識,索之身內不得,索之身外又不得。故曰視之不見,近而易求。
契原文
'
黃中漸通理,潤澤達肌膚。初正則終修,幹立未可持。一者以掩蔽,世人莫知之。
此節言煉己之功,在乎一也。
'
《度人經》雲,中理五炁,混合百神,可見中黃丹扃,為萬化統會之地,譬若北辰居所,眾星自拱。學道之士,從此溫養子珠,勿忘勿助。久之神明自生,漸漸四通八達,身中九竅百脈,三百六十骨節,八萬四千毛孔,一齊穿透。自然光潤和澤,感而畢通。即《易》所雲,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肢也。故曰黃中漸通理,潤澤達肌膚。
'
丹道有初有終,有本有末。初者煉己,下手之功;終者入室,了手之事。初如木之有幹,本也;終如木之有標,末也。然須知最初下手一步,便是末後了手一步。所謂“但得本,莫愁末”也。初基一步,便踏著正路,從此循序漸進,修持之功自然節節相應。原始可以要終,即本可以該末矣。故曰初正則終修,幹立未可持。
'
然則,孰為初孰為本,要在一者而已。未生以前,惟得一則成人;有生以後,能抱一即成丹。蓋一生二,二生二,三生萬物,順去生人生物者,此一也。而三返二,二返一,一返虛無,逆來成聖成仙者,亦此一也。太上雲,得其一,萬事畢。又曰穀神不死,是謂元牝。穀神至虛而至靈,其妙生生不已。從生生不已處,分出元牝。其體則一,其用則兩。
秘在掩蔽二字。掩者,掩其元門;蔽者,蔽其牝戶。若非一者,在中豈能掩蔽。然非掩蔽於外,亦不成其為一。此中竅妙,非得真師指授,縱饒慧過顏閔,莫能強猜,況世間凡夫乎。故曰一者以掩蔽,世人莫知之。
'
所雲黃中,是指出祖竅之中;所雲一者,是指出祖竅之一。知中則知竅,知一則知竅中之妙;知竅中之妙,便知本來祖性,便知守中抱一。是養性第一步工夫。
坎離交媾章第十八
'
此章言坎離交而產藥,應一月之晦朔弦望,乃小周天之火候也
坎離交媾章第十八
'
此章言坎離交而產藥,應一月之晦朔弦望,乃小周天之火候也
契原文
'
始于東北,箕斗之鄉。旋而右轉,嘔輪吐萌。潛潭見象,發散精光。昴畢之上,震出為徵。陽炁造端,初九潛龍。
'
此節言艮之一陽,反而為震也。
'
人知月至晦日,乃失其明,不知實始於下弦。下弦為艮。後天艮位居東北,於十二辰,當醜寅之間,於二十八宿,當箕斗之度。
'
蓋天道左旋,主順行,順起於子中。地炁右轉,主逆行,逆起於醜寅之間。欲知天道主順,當以一歲次序觀之。一歲之序,自北而東,以訖于南。自南而西,以訖於北。從子到醜,從醜到寅,出乎震而成乎艮,後天順行之五行也。欲知地炁主逆,當以一月納甲征之。納甲之運,子當右轉,卻行以至於未申。自北轉西,自西轉南,是為上弦之炁,其象為得朋。午乃東旋,逆行以至於寅醜,。自南轉東,自東轉北,是為下弦之炁,其象為喪朋。兩弦交會,正當晦朔中間,剝在艮而複在震,先天逆用之五行也。
金丹之道,全用先天納甲,與天上太陰同體。太陰真水生於午,自十六一陰之巽,至廿三二陰之艮,陰來剝陽,僅存碩果。又自東轉北,正值醜寅之交,箕水鬥木二宿度上,旋入乙癸,艮之一陽盡喪而為坤。在吾身為神入炁中,萬化歸根,即所雲“午乃東旋,東北喪朋”之象也。
'
此時陰極陽生,太陽真火即生於子。蓋陽無剝盡之理,日月撢持,正在北方虛危之地。交會既畢,漸漸自北轉西,月魄到此微露陽光,謂之“旋而右轉,嘔輪吐萌”。一點真火,隱然沉在北海中,謂之“潛譚見象,發散精光”。
'
迨精光漸漸逼露,一日二日,以至三日,正值未申之交,昴日畢月二方便地度上,庚方之上,昏見一鉤,如仰盂之狀。坤中一陽,才出而為震。在身中為鉛鼎初溫,藥苗新嫩,即所雲“子當右轉,西南得朋”之象也。
'
陽炁雖然發生,但造端托始,火力尚微,正應乾卦初九潛龍之象。到此只宜溫養子珠,不得遽用猛火。
'
此節言日月合璧,產出金丹大藥,即系活子時作用。尹真人雲,“欲求大藥為丹本,須認身中活子時”,正此義也。晦朔之間,坎離交而成乾。乾為真金,故稱金丹。所以金丹火候,專應乾卦六陽。
契原文
'
陽以三立,陰以八通。三日震動,八日兌行。九二見龍,和平有明。
'
此言二陽之進,而為兌也。
三為少陽之位屬震,八為少陰之數屬兌。震卦陰中含陽,故曰陽以三立。兌卦陽帶陰,故曰陰以八通。
'
初三月出庚方,有震動之象。初八上弦月見丁方,有兌行之象。月到上弦,鼎中金精始旺,龍德正中,故又為“九二見龍,和平有明”之象。
'
然震之一陽,才動于二陰之下,兌之一陰,已行于二陽之上,德中有刑,生中帶殺,此沐浴之時也。
契原文
'
三五德就,乾體乃成。九三夕惕,虧折神符。盛衰漸革,終還其初。
'
此言三陽到乾,陽極而陰生也。
月至望日,三五之德始圓,乃成乾體。此時藥已升鼎,金精盛滿,光徹太虛。然盛極而衰,當防虧折。故有九三夕惕之象。
'
正當終日乾乾之時,乾道漸漸變革。巽之一陰,已來受符,陽之終即陰之初,此守城之時也。
契原文
'
巽繼其統,固際操持。九四或躍,進退道危。
'
此言一陰之退,而為巽也。
乾體既純,陽火過盛,當繼之以陰符。全賴巽體一陰,為之固濟操持,收斂陽炁。此時乾四之或躍,已變為坤四之括囊。蓋金丹火候,只取乾中三陽。三陽退處便是三陰,進極而退,當防其道途之危。此慮險之時也。
契原文
'
艮主進止,不得逾時。二十三日,典守弦期。九五飛龍,天位加喜。
'
此言二陰之退而為艮也。
一陽在上,碩果獨存。陽之向進者,到此截然而止。此時,水火均平,鼎中陽炁漸漸凝聚,漸漸歸藏。時不可踰,恰當二十三日,典守下弦之期。乾五之飛龍在天,變為坤五之黃裳元吉,刑中有德,殺中帶生。故有天位加喜之象。此亦沐浴之時也。
契原文
'
六五坤承,結括終始。韞養眾子,世為類母。上九亢龍,戰德於野。
'
此言純陰返坤,陰極而陽生也。
六五二字,雖似專指坤卦第五爻,實則一月弦望晦朔之統會也。蓋八卦納甲,乾坤括始終,包羅六子在內。六子皆賴乾父以資始,賴坤母以代終。一月之造化,統體三陰三陽。月為太陰,水體純黑無光,特感受太陽金精,寄體生光,一陽生於震。自朔到望,乃是乾之寄體。一陰生於巽,自望到晦,方是坤之本體。
'
究竟徹始徹終,一點陽光,總屬太陽乾精,特借坤中陰魄為之承載攝受耳。乾父之精,全賴坤母之體包承而結括之。自坤之初爻到五爻,一月之候,恰好完足。故曰:六五坤承,結括始終。
六子總不出乾坤範圍,但三男三女,各從其類。陽魂總是日光,屬之乎乾。陰魄總是月精,屬之乎坤。然三陰皆統體於乾者,乾元統天之旨也,父道也。三陽皆寄體於坤者,坤元承天之旨也,母道也。所以乾之世,在上九稱宗廟,爻實為六子之父。坤之世,在上六稱宗廟,爻實為六子之母。此以坤之承順乎乾者言之,乾曰:韞養眾子,世為類母。
金丹大藥,其初原從坤爐中產出,方得上升乾鼎,升而複降,落在黃庭。養火之功,仍在坤爐,以靜待一陽之複。徹始徹終,俱有母道。然則乾之上九變盡,則為坤之上六矣,不知陽無剝盡之理,碩果在上,巍然不動。此則京氏火珠林易,取上爻為宗廟不變之義也。所以坤上六爻辭曰,龍戰於野,其血元黃。
'
戰野之龍,即乾之上九之亢龍也。陰極而陽與之戰,一戰後方得和合。坤為無極之鄉,故稱於野。後天乾居西北,至陰之地。故又曰戰於乾。元屬乾,黃屬坤,得此一戰,元黃始交,中孕陽精,便成震體。所以震為元黃,地中有雷,一陽初動,劈破鴻濛,轉為朔旦之複矣。
契原文
'
用九翩翩,為道規矩。陽數已訖,訖則複起。推情合性,轉而相與。迴圈璿璣,升降上下。周流六爻,難可察睹。故無常位,為易宗祖。
'
此節言坎離二用,迴圈不窮,為通章結尾。
乾三坤六,合而成九。乾之用九,得以兼坤。坤之用六,不行兼乾。觀上文三陽三陰皆統於乾,而坤特包承其間,可見舉乾九則坤六在其中矣。況金丹大道,本諸乾性,乾乃純陽,必煉以九轉而始就。故曰:用九翩翩,為道規矩。
'
乾屬太陽,陽窮於九,化為少陰。先天之乾一,轉作後天之離九。一既為九,九複為一,本來無首無尾。故曰:陽數已訖,訖則複起。即後面所謂一九之數,終而複始也。
'
坎中有金情,情在於西,離中有木性,性在於東。東西間隔,相會無因,全賴斗柄斡旋其間,金情自來歸性。故曰:推情合性,轉而相與。
'
古人設璿璣玉衡,所以象周天之運旋,只此性情二物,出日入月,一上一下,一升一降,經之為南北,緯之為東西。南北以子午為經,東西以卯酉為緯。若璿璣之迴圈運旋,莫測其端,此即卯酉周天之作用也。故曰:迴圈璿璣,升降上下。
'
自震到乾,自巽到坤,三陽三陰,自相消息中間,不見坎離爻位。然日往月來,月往日來,其間進退消息,莫非坎離妙用,實無可見者。故曰:周流六爻,難以察睹。
'
一日一月,把握乾坤,周流六虛,是謂無體之易。即此無體之易,統乎天心,為六十四卦,三百八十四爻之所從出。豈非“無常位而為易之宗祖”者乎?
'
乾元統天,配成九轉,故用九為道之規矩。日月為易,本無方體,故金丹為易之宗祖。互言之也。
'
此章專言金丹作用。其初晦朔交會,取坎填離,情來歸性,乃產一陽,是為金丹之基。既而庚方藥生,從坤到乾,上升下降,配成三陽,是為金丹之用。所謂小周天火候是也。此系《參同契》中要緊關鍵,然必合下章觀之,方盡其妙。
乾坤交媾章第十九
'
此章言乾坤交而結丹,應一歲之六陽六陰,乃大周天之火候也。
契原文
'
朔旦為複,陽氣始通。出入無疾,立表微剛。黃鐘建子,兆乃滋彰。播施柔暖,黎蒸得常。
'
此節言一陽之動而複,乃還丹之初基也。
並章言坎離會合,方產大藥,是活子時作用,所謂“一日內,十二時,意所到,皆可為”者也。大藥一產,即用先天納甲陽升陰降火候,謂之小周天。直待一周既畢,正子時到,方用大周天火候。
'
何謂正子時?自震到乾,動極而靜,自巽到坤,靜極複動,致虛而至於極,守靜而致於篤。一點真陽,深藏九地,是為亥子之交。迨時至機動,無中生有,忽然夜半雷聲震開地戶,從混沌中剖出天地之心,方應冬至朔旦。故曰:朔旦為複,陽炁始通。
'
所謂“一陽初動處,萬物未生時”。此吾身中正子時也。一陽初複,其氣尚微,此時當溫養潛龍,不可遽然進火。先王以至日閉關,內不放出,外不放入,皆所以煉為表衛,護此微陽。故曰:出入無疾,立表微剛。
'
陽炁雖微,其機已不可遏,於十二律,正應黃鐘。于十二辰,正應斗柄建子,皆萌動孳長,從微至著之象。故曰:黃鐘建子,兆乃滋彰。
陽火在下,鉛鼎溫溫,自然沖融柔暖。群陰之中,全賴此一點陽精為之主宰。故曰:播施柔暖,黎蒸得常。
'
黎蒸,在卦為五陰,在人為周身精炁。得常者,在卦為一陽,在人為一點陽精主持萬化之象。此言一陽來複,立大丹之基也。
契原文
'
臨爐施條,開路生光。光耀漸進,日以益長。醜之大呂,結正低昂。
'
此言二陽之進而為臨也。
進到二陽,爐中火炁漸漸條暢,從此開通道路,生髮光明,光耀漸漸向進,而日晷益以長矣。維時斗柄建醜,律應大呂,先低後昂,亦進火之象。
契原文
'
仰以成泰,剛柔並隆。陰陽交接,小往大來。輻輳於寅,進而趨時。
'
此言三陽之進而為泰也。
三陽仰而向上,正當人生於寅,開物之會。木德方旺,火生在寅,陰陽均平。故曰:剛柔並隆。此時天炁下降,地炁上升,小往大來,陰陽交接,亟當發火以應之。且正月律應太簇,故有輻輳趨時之象。
契原文
'
漸曆大壯,俠列卯門。榆莢墮落,還歸本根。刑德相負,晝夜始分。
'
此言四陽之進而為大壯也。
日出東方卯位,卯為太陽之門,在一歲為春分。二月建卯,律應夾鐘。故曰俠列卯門。進火到四陽,生炁方盛。然木中胎金,生中帶殺,故榆莢墮落歸根,有德返為刑之象。春分晝夜始平,水火各半,是為上弦,沐浴之時。
契原文
'
漸曆大壯,俠列卯門。榆莢墮落,還歸本根。刑德相負,晝夜始分。
'
此言四陽之進而為大壯也。
日出東方卯位,卯為太陽之門,在一歲為春分。二月建卯,律應夾鐘。故曰俠列卯門。進火到四陽,生炁方盛。然木中胎金,生中帶殺,故榆莢墮落歸根,有德返為刑之象。春分晝夜始平,水火各半,是為上弦,沐浴之時。
契原文
'
乾健盛明,廣被四鄰。陽終於巳,中而相干。
'
此言六陽之純而為乾也。
四月建巳,律應仲呂。此時陽升到頂,九天之上,火光遍徹,金液滂流,故有“乾健盛明,廣被四鄰”之象。然陽極于巳,一陰旋生,陰來幹陽,故曰中而相干。就六陽而論,則以巳為終局。就終坤始複而論,則又以乾為中天。各取其義也。
契原文
'
姤始紀序,履霜最先。井底寒泉,午為蕤賓。賓伏于陰,陰為主人。
'
此言一陰之退而為姤也。
六陽到乾,陽極陰生,便當退火進水。巽之一陰,卻入而為主。陽火極盛之時,鼎中已伏陰水。正猶盛夏建午之月,井底反生寒泉。履霜之戒,所以系坤初爻也。陰入為主,陽返為賓。姤之月窟,正與複之天根相對。午月律應蕤賓,亦主賓互換之象。
契原文
'
遁世去位,收斂其精。懷德俟時,棲遲昧冥。
'
此言二陰之退而為遁也。
六月建未,律應林鐘。二陰浸長,陽氣漸漸收斂入鼎。如賢者之遁世,潛處山林。故曰:懷德俟時,棲遲昧冥。
契原文
'
否塞不通,萌芽不生。陰伸陽屈,毀傷姓名。
'
此言三陰之退而為否也。
此時陽歸於天,陰歸於地,二氣不交,萬物不生。七月建申,律應中夷,夷者傷也。水生在申,能侵滅陽火,故有“陰伸陽屈,毀傷姓名”之象。
契原文
'
觀其權量,察仲秋情。任畜微稚,老枯複榮。薺麥牙蘖,因冒以生。
'
此言四陰之退而為觀也。
月出西方酉位,在一歲為秋分,律應南呂。金炁肅殺,草木盡凋。然金中胎木,殺中帶生,所以物之老者轉稚,枯者複榮,薺麥之萌蘖,遂因之以生,有刑返為德之象。秋分晝夜始平,水火各平,是為下弦,沐浴之時。月令仲秋,同度量,平權衡,故開首曰觀其權量。
契原文
'
剝爛肢體,消滅其形。化炁既竭,亡失至神。
'
此言五陰之退而為剝也。
九月建戌,律應無射,陰來剝陽,陽炁消滅無餘。如草木之肢體,剝爛無餘,惟有頂上碩果巍然獨存。故曰:剝爛肢體,消滅其形。
戌為閉物之會,由變而化,神炁內守,若存若亡。故曰:化炁既竭,亡失至神。
要知形非真滅也,以剝落之極而若消滅耳。神非真亡也,以歸藏之極而若亡失耳。即是六陰返坤之象。
契原文
'
道窮則返,歸乎坤元。恒順地理,承天布宣。元幽遠渺,隔閡相連。應度育種,陰陽之元。廖廓恍惚,莫知其端。先迷失軌,後為主君。
'
此言六陰之返而為坤,終則複始也。
十月純陰建亥,律應應鐘,乃造化閉塞之候,吾身歸根覆命之時也。蓋人以乾元為性,坤元為命。有生以後,一身內外皆陰,故以坤元為立命之基。起初一陽之複,原從純坤中透出乾元,積至六陽之乾,命乃全歸乎性矣。既而一陰之姤,又從純乾中返到坤元,種至六陰之坤,性又全歸乎命矣。故曰:道窮則返,歸乎坤元。
性既歸命,元神潛歸炁中,寂然不動,內孕大藥。正猶時至窮冬,萬物無不蟄藏。天炁降入地中,地炁從而順承之。藏之用終,既是顯仁之始。一點天機,生生不窮。故曰:恒順地理,承天布宣。
天之極上處,距地之極下處,八萬四千里。上極元穹,下極幽冥,似乎遠眇而不相接。然日光月精,同類相親,如磁石吸鐵,一毫不相隔閡。故曰:元幽遠眇,隔閡相連。
天中日光,與地中月精,一陰一陽,及時交會呼吸,含育滋生真種,便是先天乾元祖炁。故曰:應度育種,陰陰之元。
元牝初交,大藥將產,正當亥子時中間。一動一靜之間,為天地人至妙之機關。雖有聖哲,莫能窺測。所謂“恍惚陰陽生變化,絪縕天地乍迴旋。中間些子好光景,安得工夫著語言”是也。故曰:廖廓恍惚,莫知其端。
其初混沌未分,天心在中,元黃莫辨,故曰先迷失軌。既而鴻濛初剖,天根一動,萬化自歸,故曰後為主君。既坤彖辭“先迷後得主”之義也。此時一陽複生,又轉為初九震矣。
契原文
'
無平不陂,道之自然。變易更盛,消息相因。終坤始複,如循連環。帝王承禦,千載常存。
'
此節言動靜相生,迴圈無端,為通章結尾。
六陰升而進火,六陰降而退符。動極生靜,靜極生動,皆天道自然之運。故曰:無平不陂,道之自然。
陰陽反復,見交易變易之理。陽盛則陰必衰,陰消則陽必息。故曰:變易更盛,消息相因。
動靜無端,終始無極,晦之終即朔之始,亥之終既子之始,坤之終既複之始。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尾。故曰:終坤複始,如循連環。
火候之妙,上准造化,下准人身,內可治心,外可治世。帝王乘此道以禦世,則歷數千年可永,丹士得此道以煉心,則法身千劫長存。故曰:帝王乘禦,千載長存。
此系中篇禦政末章,故結到帝王禦世,正與上篇末章明堂布政相應。
此章詳言大周天火候,與上章首尾相足。蓋坎離一交,方產大藥;大藥既產,方可採取;採取入爐,方可鍛煉。上章說採取之候,此章才說鍛煉之候。
其採取也,須識活子時作用。直待晦朔之交,兩弦合精,庚方月現,水中生金,恍惚杳冥,然後覓元珠於罔象之中,運真火于無為之內。至於月圓丹結,是謂金丹。
其鍛煉也,須識正子時作用。直待亥子中間,一陽初動,水中起火,方用閉任開督之法,吹之以巽風,鼓之以槖籥。趁此火力壯盛,駕動河車,滿載金液,自太元關,逆流上天穀穴。交會之際,百脈歸元,九關徹底,金精貫頂,銀浪滔天,景象不可殫述。
交會既畢,陽極陰生,既忙開關退火,徐徐降下重樓。此時正要防危慮險,滌慮洗心,直到送歸土釜而止,謂之“乾坤交媾罷,一點落黃庭”。
丹既入鼎,須用卯酉周天火候,才得凝聚。聖胎已結,更須溫養,再加乳哺之功。及乎胎完炁足,嬰兒移居上田,先天元神變化而出,自然形神俱妙,與道合真。是謂九轉金液還丹。
然此兩般作用,一內一外,有天淵之別。從上聖師,口口相傳,不著于文。魏公亦不敢盡泄天機,姑以一月之弦望晦朔喻金丹一刻之用,以一歲之六陰六陽喻還丹九轉之功,自有真正火候秘在其中。學道遇師之土,自當得意而忘象矣。
鼎爐妙用章第三十二
'
此章雖言鼎爐妙用,而藥物火候已在其中。乃《參同契》全文之總結也。
'
蓋金丹妙用,全在爐鼎;識得爐鼎,方可採取藥物;就得藥物,方可用火烹煉。三者,本同條而共貫。前兩篇中,各分禦政、養性、伏食,隱藏三者在內。然文義散佈,尚未歸一,故魏公特作此歌以補之。
契原文
'
圓三五,寸一分,口四八,兩寸唇,長尺一,厚薄均。
'
此節顯鼎爐之法象也。
鼎爐之用有二,以金丹言之,離之匡廓為懸胎鼎,坎之匡廓為偃月爐,中宮神室乃是人位,此小鼎爐之法象也。以還丹言之,乾位居上為鼎,所以結丹,坤位居下為爐,所以產藥,中宮黃庭乃是人位,此大鼎爐之法象也。大約各有上中下三層,以應天地人三才。
鼎爐既立,兩儀、四象、五行、八卦,以至十二辰、二十八宿,周天三百六十五度,無不出其中矣。爐鼎既取法乾坤,圓以象天,方以象地。
圓以象天,圓陀之義也。圓者,徑一而圍三,本之河圖。河圖周圍無四隅,東三南二合成一五,北一西四合成一五,中央戊己自成一五,合之而三五始圓。三五環繞,同歸中央。中央虛位,不過徑寸,是天心所居之室,即在此徑寸中,分出一乾一坤。邵子所謂“天向一中分造化”也,故曰:圓三五,寸一分。
方以象地,方寸之義也。方者,徑一而圍四,本之洛書。洛書有四正四隅,東、南、西、北為四正,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為四隅。四正即四象也,四正兼四隅,即八卦也。子午中分南北,即兩儀也。方寸中開竅處,有口之象,上下兩釜分界處,有唇之象。四象八卦,環布四周,應造化之四時八節。乾上坤下,平分兩儀,應造化之南北二極,即一中之所分出也。故曰:口四八,兩寸唇。
兩儀既分,從子到巳為六陽,應造化之春夏,是為進火之候,從午訖亥為六陰,應造化之秋冬,是為退火之候。一歲之候,即一月之候,一月之候,即一日之候。剛柔不偏,寒暑合節。上篇所雲,“周旋二十節,節盡更須親”也。故曰:長尺二,厚薄均。
爐鼎之用,遠取諸造化,近取諸吾身,俱屬自然法象。一切旁門,不知竅妙,妄想於身外覓取爐鼎,不啻萬里崖山矣。
契原文
'
腹齊三,坐垂溫,陰在上,陽下奔,首尾武,中間文,始七十,終三旬,二百六,善調勻。
'
此節言爐中藥生之時,當調停火候也。
方寸中間一竅,空洞無涯,有腹之象。水火二炁,一齊會到中宮,便是三家想見。當其交會之時,但坐守中黃,勿忘勿助,俟神明之自來,直待水火二炁調燮得中,方覺溫然,真種自然生育矣。故曰:腹齊三,坐垂溫。
離火本在上,然離中真水恒欲流下而歸戊,坎水本在下,然坎中真火恒欲奔上而就己,全賴中宮真土為之調停。故曰:陰在上,陽下奔。此言水火既濟,大藥將產之候。
藥在爐中,全仗火煆。然火候有武有文,武火主烹煉,文火主沐浴,二用天淵迥別。子時為陰之尾陽之首,宜進火而退水,午時為陽之尾陰之首,宜進水而退火,俱用武火。惟中間卯酉二時,當沐浴之會,獨用文火。一首一尾,平分坎離,調和兩家,不離中間真土。故曰:首尾武,中間文。
冬至一陽初動,實為六陽之始,靜極生動,有七日來複之象,故曰始七十。夏至一陰初靜,馴致六陰之終,動極歸靜,有自朔訖晦一周之象,故曰終三旬。
始須野戰,終則守城,俱是武火用事,即所謂首尾武也。三百六十日,實應周天之度。七十三旬,首尾除去百日,其餘二百六十日,以二百日中分陰陽,一子一午,應冬夏二至,併一首一尾,合成三百日,恰當十月胎圓之期。中間尚餘六十日,恰當卯酉兩月,一卯一酉,應春秋二分,是為沐浴之候。故曰:二百六,善調勻。
調勻者,不寒不暑,溫溫然。調和得中,即所謂中間文也。要知武火烹煉,在一南一北之交入。文火沐浴,全在中宮內守,念不可起,意不可散,火候妙訣,只在片刻中。紫陽真人雲,“火候不用時,冬至不在子,及其沐浴法,卯酉特虛比”,此之謂也。
契原文
'
陰火白,黃芽鉛,兩七聚,輔翼人。瞻理腦,定升玄,子處中,得安存。來去遊,不出門,漸成大,情性純,卻歸一,還本原。
'
此節言金丹初結,爐中溫養之功也。
離中真汞,是為陰火,卻從乾金匡廓中化出,白中有黑之象也,故曰陰火白。坎中真鉛,是為黃芽,卻從坤土胞胎中迸出,鉛中產金之象也,故曰黃芽鉛。
七者,火之成數。離中流珠,即稱陰火,坎中黃芽,便稱陽火。兩火會聚含育,神室中真人若輔弼羽翼然。故曰:兩七聚,輔翼人。
大藥初生,產在坤爐。及其時至機動,卻須上升乾鼎。乾鼎在天穀腦戶中,為百脈總會之竅。丹經所謂“若要不老,還精補腦”是也。藥生之時,須用真謂以採之,徘徊上視,送之以神,令其直升天穀。故曰:瞻理腦,定升玄。
真種即升天穀,旋降黃庭,具體而微,狀若赤子,安處黃庭之中,優遊自在,一得永得。故曰:子處中,得安存。
赤子安處鼎中,環匝關閉,本無去來,亦無出入。即使出入,亦不離玄牝之門。故曰:來去遊,不出門。
其初隻一黍之珠,溫養即足,漸漸從微至著,充滿長大。情返為性,純粹以精。故曰:漸成大,情性純。
此點真種,原從太極中來。自一分為二,遂成兩物,二分為三,遂成三家,又分而為四象、五行、八卦、九宮之類,此降本流末,順而生物之道也。今者,兩物交併,會三為一,以至四象、五行、八卦、九宮之類,無不復歸於一,此反本還原,逆則成丹之道也。故曰:卻歸一,還本原。
此一字可以貫通三教。太上雲“得其一,萬事畢”,《黃庭經》雲“五行相推返歸一”,以至孔子所謂“一以貫之”,釋迦所謂“萬法歸一”,總是這個。
此段俱是守中抱一,深根固蒂宗旨。蓋謂鼎中有寶,便不可闕此一段溫養工夫。
契原文
'
善愛敬,如君臣。至一周,甚辛勤。密防護,莫迷昏。途路遠,複幽玄。若達此,會乾坤。刀圭沾,淨魄魂,得長生,居仙村。
'
此節言防危慮險之功也。
先天祖炁為君,後天精炁為臣。鼎中既得先天一炁,卻藉後天精炁乳哺而環衛之,譬之臣既敬君,君亦愛臣,君臣之間,相得無間。故曰:善愛敬,如君臣。
丹道以九轉功完為一週,十月結胎,三年乳哺,其間運用抽添,纖毫不可怠玩。故曰:至一周,甚辛勤。
元神既存丹扃,當以真意守之,密密堤防護持,須臾不可離。若真意一離本也,恐有昏迷走失之患。故曰:密防護,莫迷昏。
元神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,上天入地,只在頃刻間。卻又杳冥恍惚,無跡可求。故曰:途路遠,複幽玄。
丹道有兩般作用,以金丹而言,坎離一交,真種便得;若以還丹而言,必須煉精化炁,煉炁化神,重安爐鼎,再造乾坤,向上更有事在。故曰:若達此,會乾坤。
一黍之藥,號為刀圭。刀圭才沾入口,陰魄盡消,陽魂亦冥。故曰:刀圭沾,淨魄魂。即上篇所謂“體死忘魂魄,刀圭最為神”也。
魂魄既淨,我之元性,卓然獨存,不隨劫火飄蕩,形寄塵埃之中,神居太虛之境矣。故曰:得長生,居仙村。
此段俱言防護慎密之意,與前段溫養工夫聯如貫珠。
契原文
'
樂道者,尋其根。審五行,定銖分。諦思之,不須論,深藏守,莫傳文。禦白鶴,駕龍鱗。遊太虛,謁仙君。錄天圖,號真人。
'
此節言脫胎神化之驗也。
道有其根,只在抱一。老子所謂“歸根覆命”是也。世人一切在枝葉上搜求,離根愈甚,去道轉遙。故曰:樂道者,尋其根。
造化之妙,不出五行。五行有順有逆:順則成凡,世間之造化也;逆則成聖,出世之造化也。然五行顛倒之旨,最為玄奧,若銖兩分數一錯,定不結丹。故曰:審五行,定銖分。
丹道之秘,全在火候,從上聖師,必須心心密印。學道之士,但可心存,不得形之於口;但可默契,不得著之于文。故曰:諦思心,不須論。深藏守,莫傳文。
火候已足,聖胎已圓,脫胎棄殼之時,或駕白鶴,或乘火龍,翱翔太虛之表,覲禮三境至尊。從此膺錄受圖,位證大羅天仙,而有真人之號矣。
雖然,此非外象,實內景也。龍鶴即自己元炁,太虛即自己元竅,仙君即自己元神,天圖即浩劫以來混洞赤文,真人即未生以前本來面目。《金剛經》雲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”釋教所謂如來,即吾道所謂真人也。學道之士,但識取真人面目,一切名象,俱可存而不論矣。
然真人之義有二:在凡夫分上,謂之法身,人人具足;在聖人分上,謂之報身,惟證乃知。究竟聖人所證之報身,即凡夫具足之法身也。雖則人人具足,只因不肯直下承當,遂致浪死虛生,輪轉六道。豈得委咎於造物乎。
此章雖陳鼎爐妙用,而藥物火候,全具其中,乃金丹三要總結也。然必合下章觀之,方盡三相類之妙。
火候全功分第三十三章
'
此章以周天法象,喻火候之全功。
'
雖雲火候,而爐鼎藥物,悉具其中,乃《參同契》全書之亂辭也。蓋此書前二篇中禦政、養性、伏食,各分三段,寓爐鼎、藥物、火候在內。但恐文義散見迭出,終病於未圓,故魏公作圓三五章以束之。然圓三五章中,多說金丹作用,溫養保聚之功。其於還丹作用,交姤鍛煉之象,尚未悉備,故緊接此章,以足其意。
契原文
'
法象莫大乎天地兮,玄溝數萬里。河鼓臨星紀兮,人民皆驚駭。晷影妄前卻兮,九年被凶咎。皇上覽視之兮,王者退自改。關鍵有低昂兮,害氣遂奔走。江淮之枯竭兮,水流注於海。
'
此節言火候之功,效法天地,不可不戒慎也。
前章敷陳爐鼎法象,既以乾鼎法天,坤爐象地,可見人身全具一天地。天地即他一大爐鼎也,其中造化之妙,無不合同。天之極上處,距地之極下處,八萬四千里。天中河漢為玄溝,起自醜寅尾箕之間,直到午未星柳之分,界斷天盤,不知其幾萬里。以吾身擬之,天關地軸,相去亦八萬四千里,中間即是玄溝,界斷上下,有金木間隔之象。故曰:法象莫大乎天地兮,玄溝數萬里。
河鼓共三星,中為大將軍,左為左將軍,右為右將軍。有芒角主軍,鼓聲音在牛宿之北,正枕天河星紀,是十二辰中醜位,即河漢所經也。河鼓本非醜分之星,今越次臨于星紀,則是河漢之內,星宿錯亂,水害將興,未免可驚可駭。吾身子醜正交,正當陽火發生之地,若時未到而妄動,則周身精氣奔駭,百脈俱亂,豈非人民驚駭之象乎。故曰:河鼓臨星紀兮,人民驚駭。
晷影本屬日影,此借言天星進退之度。在身中,則進火退火漏刻也。進火為前,退火為卻,不當前而妄前,不當卻而妄卻,非太過即不及。即如二至二分,不應漏刻而召水旱之災矣。據上文,河鼓臨星紀是進火失度以致水災,堯有九年之水。故曰:晷影妄前卻兮,九年被凶咎。九年正應九轉,法象進火失度,一轉既差,九轉俱失,豈非莫大凶咎乎。
皇上指上帝,王者指人主。覽視之者,昭視其戒於人主。蓋以天變相敞,即上文所謂凶咎也。退自改者,改其前卻之失,而進退合度也。蓋皇上喻先天之性,王者喻後天之心,其體則一,其用則二。蓋性主無為,寂然不動,安處神室;心主有作,感而即通,斡運天經。如此則火候之進退,罔不中節矣。故曰:皇上覽視之兮,王者退自改。
天道關鍵,全在南北二極。北極出地三十六度,南極入地三十六度,一低一昂之象。周天璿璣,晝夜不停。南北二極,雖主運旋,而常不離其所,是以經緯順序,害氣不生。吾身天關地軸,一低一昂,正應南北二極。運火之時,須要關鍵牢密,是為天關在手,地軸由心。到此,周身陰氣自然剝落無餘矣。故曰:關鍵有低昂兮,害氣遂奔走。
天一生水,彌漫大地,賴有巨海,為之歸宿,方免氾濫之災。凡人一身內外,莫非陰滓,即眾水所流注也。昆侖之巔,有玄海焉,為眾水之所朝宗。惟南北二極,關鍵既密,促百脈以歸元,自然炁歸玄海。若河淮之朝宗於海,而不至氾濫矣。故曰:河淮之枯竭兮,水流注於海。
此段首以天上玄溝,喻爐鼎之法象,繼以天星行度,喻火候之準則。失度則召洪水之災,得宜則獲歸元之慶。一得一失,火候於是可准。乃通章挈領處。
契原文
'
天地之雌雄兮,徘徊子與午。寅申陰陽祖兮,出入複終始。循鬥而招搖兮,執衡定元紀。
'
此節言坎離交媾,配合之法象也。
子為六陽之首,應乎冬至,午為六陰之首,應乎夏至。子午二候,一陰一陽,南北互為綱紀。正水火交會之地,日月到此,必徘徊而不遽進退。所以太陽當中天,古人謂之停午,即徘徊之意也。丹道水火升降,只在子午二候。坎中真火上升,一陽初複,陽炁尚微,宜閉關以養潛龍之萌。離中真水下降,一陰來姤,陰炁初萌,宜系柅以防履霜之漸。造化之妙,全在午後子前,亦當以真意徘徊其間。故曰:天地之雌雄兮,徘徊子與午。
陽火雖胎在子,到寅方生。陰水雖胎在午,到申方生。太陽得火之精,故出於寅,而沒于申。太陰得水之精,故出於申,而沒於寅。可見寅申是陰陽之祖鄉,造化出入之門戶也。丹道亦然。坎中一陽,雖複於子,直到寅位,真火才得出地。離中一陰,雖姤於午,直到申倍,真水才得長生。一出一入,終而複始,方見真陰真陽,同出異名之宗祖。故曰:寅申陰陽祖兮,出入複終始。
招搖一星,在梗河之北,有芒角。芒角一動,便主兵革。北斗第五星,名衡,即斗柄也,主布政天中,臨制四方。或指子午,或指寅申,以定木金水火之位,以分春秋冬夏之時。招搖本不妄動,惟循鬥杓而動,則動必應時,不失其紀。丹道法天,全仗天心斡運,斗柄推遷。天心居北極之中,兀然不動,惟視鬥杓所指。鬥杓指於子午,則水火為之徘徊;指于寅申,則金木於是交並。亦猶招搖之循鬥而動,以定周天之綱紀也。故曰:循鬥而招搖兮,執衡定元紀。
此段言水火之所以交,金木之所以並,全仗斗柄斡旋。蓋坎離交媾之初功也。坎離配合,真種乃生,至一陽初動,斗柄建子,然後可加烹煉之功矣。
契原文
'
升熬於甑山兮,炎火張設下。白虎宣導前兮,蒼液和於後。朱雀翱翔戲兮,飛揚色五彩;遭遇羅網施兮,壓之不得舉;嗷嗷聲甚悲兮,嬰兒之慕母;顛倒就湯鑊兮,摧折傷毛羽。漏刻未過半兮,龍鱗狎鬣起。五色象炫耀兮,變化無常主。潏潏鼎沸馳兮,暴湧不休止。接連重疊累兮,犬牙相錯距。形似仲冬冰兮,闌幹吐鐘乳。崔巍而雜廁兮,交積相支拄。陰陽得其配兮,淡泊而相守。
'
此節言乾坤交媾,鍛煉之法象也。
前面坎離交姤,真種已生,再加配合之功,金丹大藥,養在坤爐中,故謂之熬,即上篇所謂熬樞也。爐中溫養已足,一陽初動,正子時到,急發火以應之,必須猛烹極煉,加以吸舐撮閉之功,逼出爐中金液,令之上升。趁此火力,駕動河車,自尾閭穴逆流上昆侖頂,有升熬甑山之象。《翠虛篇》雲,“子時氣到尾閭關,夾脊河車透甑山”,此之謂也。故曰:升熬於甑山兮,炎火張設下。
西方金精為白虎,東方木液為蒼龍。龍陽主倡,虎陰主和。今者,虎轉在前作倡,龍轉在後作和,此皆五行逆旋,陰陽顛倒之象。故曰:白虎宣導前兮,蒼液和於後。此乃大交時,塞兌閉戶,吹音吸神作用。與前面坎離交媾迥別,細辨之。
朱雀是南方火精,位鎮離宮,即上文所雲炎火也。其性飛揚不定,一遇前塵幻色相感,即翱翔而去,不可控制。故曰:朱雀翱翔戲兮,飛揚色五彩。
朱雀本性極其飛揚飄舉,一切不能制之。惟一見北方玄武,方才束手受制。乾坤交姤之時,火從下升,水從上降,玄武擒定朱雀,互相鈐束,抵死不放。如遭羅網壓住,不能舉翼矣。故曰:遭遇羅網施兮,壓之不得舉。
火本炎上之物,一時被水壓住,其性情急欲升騰,有如失母嬰兒,悲鳴哀慕,其聲嗷嗷。故曰:嗷嗷聲甚悲兮,嬰兒之慕母。
火騰水降,主賓顛倒,朱雀之與玄武相吞相㗖,一時閉在鼎中,無由複出。譬若毛羽摧折,永不復飛揚矣。故曰:顛倒就湯鑊兮,摧折傷毛羽。
水火既相擒制,龍虎亦必降伏。金木水火四象攢聚鼎中,固濟不泄。只消片刻之間,結而成丹。鼎中既備五行之氣,變化自生,如神龍行空,鱗動鬣揚,五色炫燿,變化之象,不可名狀。故曰:漏刻未過半兮,龍鱗狎鬣起。五色象炫耀兮,變化無常主。
當其升熬於鼎之際,龍爭虎鬥,撼動乾坤,霎時金晶貫頂,銀浪滔天。若甑中蒸飯將熟,鼎內之水百沸不休,滂沱四湧。故曰:潏潏鼎沸馳兮,暴湧不休止。
正當沸馳不止,再加火力以足之,接連重疊,相繼薰蒸,直到火足氣圓,鼎中真炁自然絪縕充滿,若犬牙之相錯矣。故曰:接連重疊累兮,犬牙相錯距。
交姤既畢,金鼎湯溫,玉爐火散,一點落于黃庭,先液而後凝。漸凝漸結,凝而至堅,有如仲冬之冰,又如闌幹石中迸出鐘乳。故曰:形似仲冬冰兮,闌幹吐鐘乳。
鼎中真液,一炁迴圈,輕清者凝於泥丸,重濁者歸於炁穴,有崔巍雜廁之象。真種既凝,無質生質,有交積支拄之象。故曰:崔巍而雜廁兮,交積相支拄。
以上,俱一時得藥成丹法象。蓋因乾坤大交之時,真陰真陽,匹配無差,故有如上之證驗也。從此罷戰守城,全用文火,勿忘勿助,靜守中黃,所謂“送歸土釜牢封固”是也。故曰:陰陽得其配兮,淡泊而相守。
此段是乾坤交媾一時事,前面言鍛煉之法,中間言結聚之象,末了言溫養之功。乃是通章關鍵處。
契原文
'
青龍處房六兮,春花震東卯。白虎在昂七兮,秋芒兌西酉。朱雀在張二兮,正陽離南午。三者具來朝兮,家屬為親侶。本之但二物兮,末乃為三五。三五並為一兮,都集歸一所。治之如上科兮,日數亦取甫。先白而後黃兮,赤色達表裡。名曰第一鼎兮,食如大黍米。
'
此節言四象五行併而歸一,乃結丹之法象也。
前面大交之時,青龍、白虎、朱雀三家,俱顛倒逆旋,此則複還其本位矣。
青龍本位在東,東方房宿屬木,數應八。而雲房六者,蓋六為水之成數,木生在亥,木液原從坎水中流出,即《入藥鏡》所雲“鉛龍”也。東方之龍,于時為春,於卦為震,於辰為卯。木旺在卯,草木發而為華。故曰:青龍處房六兮,春花震東卯。
白虎本位在西,西方昂宿屬金,數應九。而雲昂七者,蓋七為火之成數,金生在巳,金精原從離火中鍛出,即《入藥鏡》所謂“汞虎”也。西方之虎,于時為秋,於卦為兌,於辰為酉。金旺在酉,穀實結而生芒。故曰:白虎在昂七兮,秋芒兌西酉。
朱雀正位在南,南方張宿屬火,二即火之成生數也。南方朱雀,于時為夏,於卦為離,於辰為午。火旺在午,能燔木而鎔金。故曰:朱雀在張二兮,正陽離南午。
交會之時,一東一西一南,俱來朝拱天心北極,三家會成一家,異骨成親,忻樂太平。故曰:三者具來朝兮,家屬為親侶。
此處木金火三象,正與前段相應。前後俱不及玄武者,蓋玄武本位在北,上直鬥樞,三者既朝拱北極,則玄武在其中矣。即中篇九還七返八歸六居之意也。本是真陰真陽相配,然一龍一虎並南方之火,便成三家。木與火為倡,金與水為朋,併中央之土,便成五行。究其根株,只是兩物,化出枝條,乃為三家,為五行,合成三五十五之數。故曰:本之但二物兮,末乃為三五。
其初自本而之末,原從一個根株上化出,一分為二,二分為三,三分為五,是謂常道之順。其究自末而返本,還從一個根株收來,五返為三,三返為三,三返為一,是為丹道之逆。故曰:三五並為一兮,都集歸一所。所併為一者,一是先天一炁,指真種也。歸一所者,是中央正位,指黃庭也。
三五為一,乃是從上聖師,心心相印,如科條之不可違。依此修治,決定成丹。但非一日之功,日積月累,方得成就。仍取第一轉時,最初一點真種為根基。故曰:治之如上科兮,日數亦取甫。日數者,三載伏食之功。甫者,始也,指第一轉起手處。
丹之初結,本是乾金,更加種在乾宮,其色純白。及至落到黃庭,送歸土釜,以坤母之氣含育之,漸漸變成黃色。徹始徹終,取南方離火鍛煉而成其色,赫然而赤,乃稱還丹。故曰:先白而後黃兮,赤色達表裡。
丹以一轉應一鼎,九鼎應九轉。然一轉之中即具九轉,故九鼎之功,全在第一鼎。乾坤交姤之後,加以沐浴溫養,鼎中黍珠自結矣。《度人經》雲,“元始懸一寶珠,大如黍米,在空元之中,天人仰看,惟見勃勃從珠口中入”,即此旨也。故曰:名曰第一鼎兮,食如大黍米。
此段言四象五行併而歸一,乃結丹之證驗。
契原文
'
自然之所為兮,非有邪偽道。山澤氣相蒸兮,興雲而為雨。泥竭遂成塵兮,火滅化為土。若蘖染為黃兮,似藍成綠組。皮革煮成膠兮,麯糵化為酒。同類易施工兮,非種難為巧。
'
此節言還丹成功,本出自然之道也。
如上交姤結丹,一切作用,總是真陰真陽自相匹配,以返我先天虛無一炁耳。雖雲有作,實則無為,俱出天機自然。非若旁門小術,搬運採補,種種捏怪,以欺世而惑眾。即太上所謂“道法自然”也。故曰:自然之所為兮,非有邪偽道。
丹道自然之妙,與造化人事無不合符。二氣交感薰蒸,化成真液,猶之山澤通氣,自然蒸而為雲,洽而為雨。故曰:山澤氣相蒸兮,興雲而為雨。
泥性重滯,似與塵非類,及乎暴幹枯竭,自然化而為塵矣。火性飛楊,似與土非類,及乎煙消熖冷,自然化而為土矣。至如蘖色本黃,染采自然成黃,藍色本綠,染組自然成綠。皮革者,膠之所自出,自然煮而成膠,麯糵者,酒之所藏,自然釀而成酒。此皆系同類之物合,各歸其元,故功化自然,不犯纖毫造作。
還丹亦然。坎中真火,本出於乾,其性恒欲上歸於乾。離中真水,本出於坤,其性恒欲下歸於坤。且龍吟則雲自起,虎嘯則風自生,二氣相感,各從其類,安得不靈。所謂欲作伏食仙,宜以同類者。豈孤陰寡陽一切非類者可比哉。故曰:同類易施工兮,非種難為巧。
此段言丹道成功之由,只在自然二字。其自然之妙,又只在同類二字。惟真種本來同類,故交感出於自然,不可不知。
契原文
'
惟斯之妙術兮,審諦不誑語。傳與億世後兮,昭然自可考。煥若星經漢兮,昺如水宗海。思之務令熟兮,反覆視上下。千周粲彬彬兮,萬遍將可睹。神明或告人兮,心靈乍可悟。探端索其緒兮,必得其門戶。天道無適莫兮,常傳於賢者。
'
此章世本誤在圓三五之前,失其次序。今特正之。
'
此節乃通章之結尾也。
言此同類相求,自然交感之妙道,系從上聖師心印,潛行密證,並無一字虛設。故曰:惟斯之妙術兮,審諦不誑語。
大道無古今,無前後,千百世以上,千百世以下,此心此理,無不合同。讀其書即如親見其人。故曰:傳與億世後兮,昭然自可考。
火候之秘,備載此書。在天應星,如眾星之經歷河漢,在地應朝,如眾水之朝宗大海,毫髮不差,涓滴無漏。故曰:煥若星經漢兮,昺如水宗海。此兩句又與上文“河鼓星紀,河淮注海”等句遙應。
篇中火候,學者不便口誦,須要心惟;不但心惟,須要身體。身中陽火陰符,時時周流反覆,刻刻升降上下。惟不視以目而視以神,斯得之矣。故曰:思之務令熟兮,反覆視上下。
上下反覆迴圈不停,始于一周,究竟直到千周;始於一遍,究竟直到萬遍。所謂常轉如是,經千百億卷,非但一卷兩卷是也。故曰:千周粲彬彬兮,萬遍將可睹。
管子曰,“思之思之,又重思之;思之不得,鬼神將通之”。尋常參究之功,皆當如是,矧此火記靈文。不視以目而視以神乎,千周萬遍之余,心靈忽爾開悟,慧性自然朗徹。世出世間之事,無不洞明,若鬼神之來告矣。故曰:神明或告人兮,心靈乍可悟。
金丹大道,有端有緒,有門有戶,真陰真陽,同類相感,此其端緒也。坎離會而產藥,乾坤交而結丹,一內一外,兩般作用,此其門戶也。後學能探之索之,端緒既得,庶可以窺大道之門戶矣。故曰:探端索其緒兮,必得其門戶。此處門戶二字,正與第一章“乾坤者,易之門戶”首尾相應。
此事本人人俱足,個個圓成。然大道萬劫一傳,必須擇人而授。遇人不傳,有閉天道之愆。傳非其人,又有泄天寶之譴。必也,忠孝浄明,仁慈剛直之士,更能割捨世間恩愛,擺脫一切塵勞,才承當得此道起。所謂“有聖賢之心,方可行神仙之事”也。故曰:天道無適莫兮,常傳於賢者。
仙翁既備述火候之要,篇中丁寧反覆,惓惓於擇人而授,乃見至廣至慎之心矣。
此章雖過火候法象,實所以結括全書。蓋前章是全書總結,此則其亂辭也。二章首尾相足,禦政養性伏食三家要旨,悉在其中,段段可以印證。正所謂三相類也,明眼者自當知之。

子虚 发表于 2019-2-14 10:30 PM

回复 2# 的帖子

感谢道友,以上内容确是针石子前辈所指要的部分,但是只有《参同契阐幽》的原文,没有针石子的旁注。我看羌芽道友的帖子提到,道藏精华初版的守经堂刻印本《参同契阐幽》有针石子前辈的旁注,所以想求取观之,但是羌芽似乎不来此论坛已经很久

页: [1]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7.2  © 2001-2009 Comsenz Inc.